是什么时候,什么事情,使你萌发了想当医生的

305 2023-03-19 03:16

作为一个医疗媒体工作者,我在填写志愿的时候也曾闪过一个念头:去上医学院,当一名医生。当时的想法很简单,只是觉得医生以后很稳定,不用为未来思考太多,我本身就是一个很懒的人。可惜因为种种原因还是错过了。现在从事医疗媒体,天天接触医生们,才了解到也许他们想当医生时的念头也是一样简单,但是从事医生后的坚守却不如念头那么简单。


分享一些前辈们的医路缘起故事吧!(关注长三角健康【健康界旗下专栏】)

那个年代,很多孩子想当医生。有人把心愿这样写在毕业纪念册上:我因为生过病,知道人病了是痛苦的,所以希望将来做个好医生,为社会人群谋福利。



今天,看到了七本半个多世纪前的小学毕业纪念册。实话说,我见过不少民国时期各类学校的毕业纪念册,其中不乏印制精美、名人云集的。但是,这七本小学毕业纪念册,让我忍不住想要赞叹,它们给我带来的是以往未曾感受过的惊喜与震撼。
1943年起,上海育英小学开始制作毕业纪念册,每位毕业生都会题写毕业感言,以资纪念。我手中的是从1943年到1949年这连续七届的纪念册,均为手写。
翻看这些纪念册,当年上海小学生们工整的字迹、天真的语言,让人感慨万分。其中最最让我感动的是:那时候,当一名医生是很多孩子的梦想。
接下来我将给大家展示一些照片,一起重温那个时代孩子们的“医生梦”。
之一 :1943年卅二级毕业纪念册


这本纪念册由张贡粟校长亲笔写序。那一届有35个孩子毕业。毕业册中35个学生的个人小史,均由同学之间相互题写。有4位学生的理想是当医生。
摘录:徐令仪同学的的小史,同学諶玉英题写。
徐令仪,她是一个十四岁的女孩子。她的家乡是在浙江省杭县,现住爱文义路文德坊十八号。她有宁静的个性,高尚的品行和优良的学问,诚可作我级的模范。她对于同学很是温和,常面带笑容,煞是可爱,她曾经告诉我,她的愿望:将来做个医生。想来定能达到目的。
之二:1944年卅三级毕业纪念册


这年纪念册的封面,手绘着城市摩天大厦。这一届中也有4位学生明确表示想学医。
摘录:陶慧贞同学的小史,同学陈玲爱题写。
陶慧贞学友,年十三,性情温和。每当下课时,不常出去玩耍,总在教室里与人谈笑。她最好的朋友,要算邬希明同学了。两人同坐、同行,很是亲爱,从不见她们争吵。她善于国语和音乐,身体强壮,不常缺课。她是天津市人,能说北平话,令人羡慕。现住新闸路江宁路口沁园邨三十五号,家境富裕,生活舒服。她将来要做一个医生。想她这样安静努力下去,不难达到目的。
之三:1945年卅四级毕业纪念册


那一年抗战胜利了,但我估计这本毕业纪念册制作的时候,日本还没正式宣布投降。纪念册的封面是手绘的宝塔和日落。那一届,有7位学生的理想是当医生。
摘录:赵燕生同学的小史,同学刘连科题写。
燕生学友,是北平人,年十二岁,现居本市常德路大鹏坊廿二号。他喜欢看各种小说书,还喜欢运动,像:毽子、乒乓球等,都是他的拿手好戏。他对于学业也颇为爱好,尤其在国语课上,能所一口国语话,真好听!他因为有动人的口才,所以大家都愿意和他来往。他说:将来要做一个医师,替贫民看病,不取分文。你看他的志向,多么伟大啊!
之四:1946年卅五级毕业纪念刊


那是抗战胜利后的第一年,很多事情都有些乱。纪念册上画着夏日炎炎以及鸣蝉,还写着“胜利第一届”。整本纪念册的留言风格和前几届大不相同,基本上都没谈及理想,只是同学间相互诚恳地做了优缺点评价。这估计是老师的统一要求。不过,从学生天真的笔触中,我们依然可以看出他们对医生职业的赞许和钦佩。
摘录:戴经镕同学的小史,同学张瑞祥题写。
同学戴经镕,家住成都路。家中有父母以及兄妹五人,兄弟三人都在我校攻读。两位妹妹年纪尚幼,未到学领。他们的父亲是一位牙科医生,每天尽力地替病人服务。母亲在家料理家务,很是勤俭。受了如此良好的家庭环境的熏陶。戴经镕长成一个体格强健、品行端正、学业优良的孩子。我们二人经常一同研究切磋或同游戏,情逾骨肉,现在即将骊歌高唱,心中真有说不出的怅惘。
之五:1947年卅六级毕业纪念册


这一年,纪念册又有些不一样。封面没有绘画。留言内容则变成每位毕业生自己题写自传。大家写的字数就比较多。有9个学生明确表示,理想是学医。
摘录:我的小史,学生尤家珏。
我就叫做尤家珏,住新闸路底1852号。我家里的经济状况还好。家中共有六个人。爸爸是西医。房子不十分好,门外很脏,斜对面是万国殡仪馆。从前我们一家人住。后来因时常有贼偷和鬼叫,所以召了房客进来。现在因爸爸医院里的钱不够用,所以出来自己立了一个诊所。爸爸做医生到现在已经有十三年了。我爸爸希望我做医生,姐姐哥哥们都愿做的。我也愿意做一个医生,替人类看病,使社会上没有生病的人。
之六:1948年卅七级毕业纪念册


这本纪念册,封面画着扬帆起航的船。纪念册的风格,又变回同学之间相互题写小史的形式。这一届毕业生38位,立志学医的人也达9位。摘录其中一位。
摘录:周仲美同学的小史,同学庄祥林题写。
我级的小弟弟周仲美,现年十一岁。原籍浙江奉化县,现居爱文义路赫德路口三百七十号。家境富裕,环境优良,爸妈全是医师。他有超人的品格,聪明的头脑,并具有作文的天才,从不起稿,一挥而就,词句生动活泼,令人羡慕。看书报是他唯一的嗜好,所以有这样惊人的成绩。他愿将来做个医师,为医学界争光、为全世界人类造福。他是一个不平凡的孩子,一定有希望的。
之七:1949年卅八级毕业纪念册


这年的纪念册封面,是七本中最漂亮的,绘着身穿水兵服的女生。这本纪念册也是七本中最厚的,用缎带穿起。每个毕业生都给自己写了很长的一段自传。有5个孩子表示想学医。
摘录:我的小史,学生杨辅宗。
在民国二十六年的六月里,母亲诞生我在一个富裕的乡村中。不幸得很,还不到一个月,抗战开始了。因此不能安居家乡,淘到上海住在鸽笼般的房子里。五岁的那年,父亲教我识块头字。不到二月,全都识了。又教我读书,读了一年多,成绩不差。七岁的下半年父母才把我送进一个设备完善的小学校。书本上的字因父亲已教过我,所以我都认识,因此先生很喜欢我。十岁那年,忽然患了一场大病,几乎不能起来。母亲日夜为我担忧。过了一个月,恢复健康。后来因家中人口增加,不能居住。迁居安南路,转入可爱的育英小学。我因为生过病,知道人病了是痛苦的,所以希望将来做个好医生,为社会人群谋福利。
翻看这七本纪念册,心里说不出的激动和感动。那个时代,学医就已是一种美好而高尚的理想。
真心希望:当下,优秀的高中毕业生们,能够选报医学专业。
最后,送上育英小学张贡粟校长1948年的题词给当下立志学医的同学们:少年志气在拏云!


(“育英小学”的历史:如今江苏省重点“江苏省震泽中学”的前身,是著名银行家施肇曾和中国第一任驻美公使施肇基兄弟创办的吴江震属中学。当年抗战爆发后,震属中学被迫关闭。后来,施肇曾在上海出资购买“觉园”,将震属中学部分人员和设备搬往上海,创办育英中学和附属育英小学。由张贡粟任校长。)


医生是一个高尚而美好的职业,半个世纪前,小学生笔下用来勾勒医生的形象词语满满都是赞美:宁静的个性,高尚的品行和优良的学问,健壮的体格,聪明的头脑,伟大的志向..

然而现在,我们的医学技术突飞猛进,医生比以往有更高超的医术救治病人,有更先进的设备和更高效的药物挽回生命,理所当然的,我们的医生应当受到更高的礼遇、更多的尊敬!但现实却是,社会上对医生和医学的感情却掺杂进了许多失望和怀疑的气氛。

医学发展的速度在加快,医学人文教育的脚步却未能及时跟上,当我们以长远地眼光来考虑,不论我们是从增进人类健康角度看,还是从医学自身发展角度看,都必须加强医学人文学的建设。这不仅是构建医学与人文完美结合的现代医学模式的需要,也是构建和谐医患关系促进人类社会文明的关键因素。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点击我更换图片